先看幾個例子:
- 基層工作方面:
- HTC工程師過勞死 => HTC判罰三萬
- 無薪假剝奪勞工權益 => 行政院長表示該得諾貝爾獎
- 診所積欠加班費 => 診所被罰錢,加班費還是不補
- 分紅費用化 => 不能分股票那就加薪(企業:股票轉成薪水要收手續費喔)
- 金融海嘯裁員裁薪超級快 => 海嘯,過後。經濟,復甦。薪水,不動如山。
- 不勝枚舉
- 日常生活方面:
- 水、電、健保費低廉導致浪費 => 提出漲價就被媒體+輿論圍攻 =>沒人敢講
- 同上 => (個人)要漲可以,不要漲到我
- 同上 => (企業)漲到我這邊,我可以靠XX關係橋成不漲,不然繼續cost down員工
- 商品誤植價錢 => (逛街中) 被告知價錢有誤,重新思考要不要買
- 同上 => (上網中) 開始宣傳,像瘋子般下單,被告知價錢有誤,仍堅持對方出貨,一副要商家在此陣亡的氣勢 => 對外宣稱台灣人很友善
- 抄襲他人節省各種花費 => 1. 這是致敬 2. 沒什麼,看你敢不敢
- 依然不勝枚舉
生活中獨立事件的數量很少,多的是環環相扣的關係。今天在這個地方省下來,就會在別的地方付出。聽起來很正常,但是付出的代價我還沒見過與省下來的等值,都馬是被放大。
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大家都在殺雞取卵,然後還在比誰殺的多,然後呼籲別殺還被反嗆,殺到沒蛋可拿就開始質疑別人怎麼還有雞。再來就是被塑造出來的仇視他人議題,仇視教師、仇視公職......難道我們就不能活的踏實點嗎 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